切换频道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内阅读
贝聿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上传日期:2019年5月17日  浏览次数:389

中新网5月17日电 综合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他把自己设计的建筑留在了4个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几乎拿遍建筑界所有的世界顶级奖项,被誉为“世界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光线魔术师”,也被认为“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贝聿铭曾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建筑大师贝聿铭。作者:Polaris Images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jpg


  出身名门望族,年少赴美追梦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生于广州,祖籍苏州。其家族被媒体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曾是 “苏州四富”之一,后来持续兴旺。


  少年时代,贝聿铭在苏州度过一段时光。他整日穿梭在狮子林、西花桥巷,假山中的山洞、池塘、石桥、瀑布,在贝聿铭心中埋下“建筑”的种子,这些传统中国文化的印迹,让他意识到,建筑对生活的意义。


  后来,贝聿铭随家人搬到上海,他有空就去看正在建设的上海国际饭店。也许从那时起,“建筑”的种子就开始在贝聿铭的心里渐渐萌发。


  高中毕业后,父亲本来希望贝聿铭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是贝聿铭却赴美国求学追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


  投笔从商,渐入公共建筑设计佳境


  1945年,在哈佛读研究生的贝聿铭被聘请为哈佛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1948年,贝聿铭加盟房地产开发商,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这成为贝聿铭人生轨迹转变的一个节点。


  贝聿铭的职业生涯从设计公寓起步。战后庞大的需求,让他承接了无数城市规划、居民房的工程。特别是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因为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深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后来,贝聿铭的设计对象逐步转向公共建筑。


  1955年,贝聿铭建立建筑师事务所。之后,美国国家大气层研究中心的设计,让他在美国建筑界广为人知。


  贝聿铭所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耗时15年,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因此将1979年称为“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资料图片:肯尼迪图书馆。(图片来源:肯尼迪图书馆官网)


  最美的建筑,建筑在时间之上


  法国卢浮宫的重建计划,使贝聿铭饱受非议,却更加历练了他,使他坚持自己的设计初心。


  质疑从改建之初就开始,“法国这么多艺术家,没有一个人能承担起这项工程么?为什么要找一个外国人?”


  设计方案初定,贝聿铭打算新建金字塔形入口。90%法国人反对这一方案,称“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法国文化部长公开批评,卢浮宫前的这座金字塔是“一颗寒碜的钻石”。


  为了说服法国人,贝聿铭曾在拿破仑广场上建造了一座1:1的实体模型,供民众评鉴。


  1988年,玻璃金字塔落成,贝聿铭被授予法国最为尊贵的荣誉骑士勋章。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却保持一贯的低姿态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法国人对玻璃金字塔的评价,口风大变,称其为“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也印证了贝聿铭的话“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资料图片:法国卢浮宫。作者:imago stock。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完成“一生中的一件大事”


  贝聿铭“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是设计建造了香港的地标性建筑—中银大厦。


  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的行长。1918年,贝祖诒创立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当时,贝聿铭才1岁。


  64年后,已是花甲之年的贝聿铭,重回少年成长地香港。为了向父亲所做的光辉业绩致敬,他接下设计中银大厦的业务,希望赋予其“中国人的雄心”。


  面对1.3亿美元并不宽裕的预算,贝聿铭采用复合材料拼接技术,用混凝土固定了所有的结构组成,使得其结构钢筋的使用只占到传统技术的65%。


  外形像雨后春笋的中银大厦,落成即为当时香港第一高楼,使用面积是一旁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


  资料图片:香港中银大厦。作者:笑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封笔之作献给故里


  无论走到哪里,贝聿铭时时不忘,自己的根在家乡,总是向别人介绍说“我来自中国苏州。”


  2002年,85岁高龄的他,凝聚自己一生的智慧,将封笔之作献给了自己的故里,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亲切地称其为“最亲爱的小女儿”。


  贝聿铭为新馆确定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有生之年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他倍感感恩荣幸。


  苏博新馆的精华之一,在于主庭院的山水园。为此,贝聿铭煞费苦心,他将中国古典的山水画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用石片来仿宋人米芾的“米氏云山”,呈现出一幅3D立体水墨山水。当时,一台升降机把各块石片上上下下摆弄了一周,才调到了贝律铭心中最完美的样子。


  苏州博物馆实景。图片来源:苏州博物馆官网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而不是流行风尚。他让光线来做设计,运用几何形状,喜好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材四种建筑材料。


  贝聿铭多年的合作伙伴亨利•考伯,形容他是“文化意义上的男扮女装者”。“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创造的有着中国风的西方建筑,无一例外的成为了全世界的瑰宝和财富。


  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香山饭店,依照桃花源灵感建造的日本美秀美术馆,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几乎享誉全球。


  大师已经逝去,但其留下的建筑仍可供我们参观游览。“让更多的人来建设自己的祖国”,这是贝聿铭心中的一个夙愿,有待后人一起去实现。(完)

新书推介更多>>
  • 沈从文《边城》中的爱...
    作者:胡秀红 (沈从文)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人们对它评价...[详细]
  • 这3本温暖心灵的治愈系...
    1. 《蓝色咖啡馆和绿色咖啡馆》 作者: [英]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 有的...[详细]
  • 名家字画赏析!!!
    厚德载物,出自《易经》古代多用来指道德高尚者 能承担重大任务,现在多用来指以崇高的 道德...[详细]
  •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
    内容简介: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详细]
  • 不受伤,跑到100岁
      内容简介:   从20岁到100岁,上百万人受益的跑步法   跟随杰夫·盖洛威(...[详细]
  • 版权所有 海南省求是全民阅读俱乐部
    电话:0898—66196085 总编辑直线:18689817181 QQ:3281430373  琼ICP备15003435号 邮箱:hnquanminyuedu@sina.com
    技术支持:易讯天空
    扫描二维码
    下载学习通APP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全民阅读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