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杯“美丽海口我的家”征文类一等奖
海口实验中学 高二(7)班 邓泽文 指导老师:李红霞
在海口这个不断变化更新的小城市里,大街小巷都张贴着有关“双创”的标语。双创离不开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正因为双创,海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简称“双创”。然而,我却觉得这“双创”是种病。
去年7月31日,海口市开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一年来,海口的街道变干净了,一些烂路修好了,乱摆乱卖的小商小贩也少了。海口双创让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随着“双创”进入攻坚阶段,海口市市委市政府对各个政府机关进行严厉的考核,导致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出格,奇葩做法层出不穷。在这些“运动”下,出现了放暑假的学生被学校召回,上街当义工协助交警指挥行人过马路,出现了学生,企业,工人要背诵双创条例,更出现了“双创”人员禁止在自家阳台晾晒鲜艳衣服,海口市人口和计生委要入户检查市民家卫生状况这种文盲法盲的做法。我不知道这些做法的意义何在,难道背熟了双创条例就代表双创成功了?还要抽查路人背诵情况,这种做法跟给你洗脑有什么区别?
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应是一座城市的理想与追求。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推动城市环境,市民素质的升级,我们拍手欢迎,但是,如果把其作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成为满足上级考核,满足领导升迁需要,而调动巨大城市资源,进行运动式创建,那“双创”的目的就要打上大大的问号。把小摊小贩赶跑了,他们的生活,有人关注和救助吗?集中一座城市巨大的人力、物力提你们所谓的“双创”,政府还有精力为民办事,发展经济?轰轰烈烈的运动式“双创”结束后领导升迁了,还有长效机制吗?一大串问号背后要提醒一句,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耗费的不仅是城市的财力,物力,还有被透支的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公信力丧失,受伤害的不仅是“双创”本身,政府的行为的力度和效果都会出现大大缩水。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功利性创建实现,而是城市长久建设和沉淀而来。依赖从学校开始的良好教育,城市文化的熏陶,以及政府部门恰到好处的引导。而一座城市是不是卫生城市,不仅检验政府环卫工作是否到位,还需要市民的主动融入和参与。海口“双创”创的不应该是表面的东西,创的应该是人心。最关键的应该是市民的素质,素质低的人吃完槟榔照样吐,手里有垃圾一样扔,见到红灯还是硬要闯。市民的素质提高不了,“双创”也就永远不会成功。素质离不开教育,中国式的教育算是世界上较为落后的,若是能把搞这些面子工程的财力多放在教育上面,素质提高,公民都自觉参与,那么城市的面貌也就会焕然一新,那么也就不需要搞什么“双创”了。然而这些的一切不是能通过简单的洗脑式的背诵双创条例就能够实现的。运动式自上而下的城市管理是粗鲁且无用的,政府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长久的管理效果,甚至招来市民反感,只有转变思路,让市民主动融入城市管理,实现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才能出现真正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